“店内的商品80%都是俄罗斯进口的,另外20%为国内代加工,或者是其他几个国家的商品,比如马来西亚、越南等。”
但是在记者进入店内后,发现商品背后的标签全是中文,并且原产地为国内生产。
既然不是进口的,那么这些商品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也不会超过10元,但售价却高达30-40元。
“一年能赚90多万,一个月的销售额就能达到23万,利润率达65%以上。”
在视频中能够正常的看到,她拿着店内的商品告诉网友:“俄罗斯是没有这些的,这都不是俄罗斯的。”
也就是说这些黑心商家用美金购买了“打折”的俄罗斯进口商品,在中国提升了好几倍的价格卖出。
还有的商家欺负大部分消费者不懂俄罗斯的语言,装模作样的在包装上打印了“俄文”。
她直言“这些都是假的,我看不懂这些文字。并且俄罗斯就没有榴莲,怎么会有榴莲干呢?”
随后她拿起了巧克力,表示在俄罗斯这款巧克力的售价为10块钱,而在这家店内的价格为68元。
像这样的“俄罗斯商品馆”已经在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成都等地遍地开花,总数超过了3000多家。
因为“俄罗斯商品馆”如此醒目的装修、明目张胆的营业以及店员身上穿着标有“免税”的工作服,
但其实这些都是个人商家所开,并没有一点的保障,如果吃出什么样的问题,后果是不堪设想的。
近期有不少人向1231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,俄罗斯商品馆中不仅有许多国产商品,有些甚至连材料、生产地都没有标明。
根据央视新闻报道,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4年12月23日对俄罗斯商品馆进行排查整治。
目前,上海市内对经营的资质、店内的宣传以及商品的生产地等问题进行了检查,
成都市发现72家“俄罗斯商品馆”中有2家经营者涉嫌经营没有中文标签的食物。
除此之外,目前广州、深圳、杭州、武汉、长沙、哈尔滨等城市也在对“俄罗斯商品馆”进行严格排查。
从古至今,我们都讲究以诚信为本,这是中华民间传统文化,更是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。
且不说这些事情传到俄罗斯,让国外的人怎么样看待中国,对中国又会有什么负面的影响。
明目张胆的欺骗同胞,割中国消费者的“韭菜”,为了追求利益,把诚信丢到了一边。
有些人为了赚钱,脸皮厚的都可以“挡子弹”,这种耍小聪明赚快钱的办法,也终于迎来了制裁
希望经过这次打击,这些商家能踏踏实实积累诚信,就算日后失败也可以凭借诚信东山再起。
对于商品的来源、材质以及日期一定要观察清楚,不要给这些黑心小人可乘之机。
。